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_公文写作素材库-公文写作,公文写作范文,行政公文写作,机关公文写作,公文材料,公文写作技巧,公文模板,公文资料,公文写作模板,公文写作素材,公文写作材料,公文的写作,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方法,公文写作规范,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公文写作标题,公文写作试题,写作材料,公文写作格式模板,公文写作ppt,公文写作培训,公文写作考试
搜索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查看: 499|回复: 1

4655

主题

524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127
发表于 2022-4-2 14: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201*学年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措施:

本学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促进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实践,在自然生活中观察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二、目标达成

1、初步形成了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2、学习了利用规则调整关系。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3、初步了解了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4、了解了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了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珍爱生命,有良好的生命意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的品质。

6、能够初步认识自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了解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知道邪教的危害。

8、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9、学会了看交通图;学会了乘坐一般性的交通工具;能发现交通中的问题并有不同解决问题方法。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四、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扩展阅读: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下册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下册工作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本人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

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品德与社会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一、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二、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下一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工作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图文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QQ
微信扫一扫
自助开通会员后联系客服

版权所有:安吉市天亿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投诉受理:0533-92239711 合作热线:16950165001

备案信息:苏经营性ICP B2-20090218号 皖ICP备09697823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文件号:皖通[2009]5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Tamplate By 草根资源吧  © 2001-2013 Comsenz Inc.

法律顾问:北京市菰盛(安吉)律师事务所王大力律师 电话:138179986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